飛凱材料董事長張金山博士:技術突破引領國產替代,多維優勢穿越產業周期
上海2025年9月29日 --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重塑與國內顯示技術快速升級的雙重驅動下,中國新材料企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作為國內顯示材料與半導體材料領域的企業,飛凱材料憑借技術創新、高效運營與深度客戶綁定,在國產替代浪潮中脫穎而出。從紫外固化材料到半導體封裝材料,從屏幕顯示材料到有機合成材料,飛凱材料二十多年來堅守為中國高科技制造提供優質材料的使命,用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構筑起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近期,飛凱材料董事長張金山博士回顧、分享了公司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戰略布局:
業績增長背后的運營密碼:產品優化與成本管控雙輪驅動
2025年上半年,飛凱材料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14.62億元,同比增長3.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7億元,同比激增80.45%。這份業績的背后,是公司在產品優化、管理升級與業務整合上的系統性發力。
在產品結構優化方面,公司持續推動業務聚焦與升級,主動剝離不具競爭力、盈利能力弱的產品線,集中資源布局高附加值材料領域,為業績的可持續增長夯實了基礎。
與此同時,精細化成本管控成為推動利潤大幅提升的又一關鍵因素。通過持續優化管理流程、提升運營效率,公司成本費用率實現顯著下降:2025年上半年,管理費用同比減少6.74%,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9.43%,精細化管理成效顯著。
此外,公司依托垂直整合的生產基地布局,不斷提升運營效率。飛凱上海總部側重研發與非危化品生產,安慶基地承擔危化品生產,南京與蘇州基地聚焦液晶及高端車載顯示產品,加上新建的蘇州凱芯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形成了覆蓋長三角的產業集群。這種布局不僅分散了供應風險,更實現了原材料就近調配、工藝參數協同優化,使產品交付周期、單位能耗都實現了下降。
在應對行業波動方面,飛凱材料的逆周期投入策略成效顯著。當半導體行業處于調整期時,公司反而加大對先進封裝材料的研發投入;在大尺寸顯示面板產能過剩時,提前布局車載等中小尺寸顯示高附加值細分市場。這種戰略定力,使得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激增,顯著跑贏行業增速。
半導體材料:技術攻堅打破 "卡脖子"制約,國產替代提速
在半導體產業進入材料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背景下,飛凱材料憑借持續的技術深耕和系統化布局,正不斷釋放新的增長動能。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回暖和國產替代進程的加速,2025年上半年,公司濕電子化學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30%;EMC環氧塑封料產品也正從中低端應用向先進封裝領域加速切換,高毛利產品占比持續提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此外,公司自主研發的厚膜負性光刻膠成功適配2.5D/3D先進封裝工藝,臨時鍵合材料形成熱解鍵+機械解鍵為主、激光解鍵為輔的多技術路徑產品體系。
在關鍵材料領域,飛凱材料同樣實現了國產化突破。公司發布的Ultra Low Alpha Microball產品,最小直徑可低至50μm,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直擊先進封裝用基板的"卡脖子"難題,并成功入選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除了技術層面的突破,飛凱材料還通過"技術+服務"雙輪驅動戰略,持續鞏固與核心客戶的合作深度,提供從材料選型到應用調試的全流程技術支持,實時解決制程中的痛點問題,有效提升了客戶滿意度與合作粘性,進一步強化了公司在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
顯示材料:收購整合完善布局,深度協同綁定頭部客戶
在顯示材料領域,飛凱材料持續通過技術積累與戰略布局強化核心競爭力。2017年,飛凱材料收購江蘇和成顯示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完善了其在屏幕顯示領域的產品布局,為顯示業務的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后,顯示業務不斷壯大,根據2025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顯示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8%。
今年6月,飛凱材料完成對JNC株式會社顯示液晶專利的全面收購,通過整合JNC的專利組合和客戶資源,公司快速彌補了中小尺寸液晶材料的產能缺口,形成大尺寸鞏固份額、中小尺寸突破增量的雙軌格局。目前,和成顯示作為控股子公司,已成功切入頭部面板廠商的中小尺寸供應鏈,為車載顯示提供高可靠性材料解決方案。飛凱材料通過此次收購進一步鞏固了在全球顯示材料市場的地位。
長期以來,飛凱材料不斷深化自身定位,不僅是值得信賴的材料供應商,更是客戶的技術合作伙伴。這種理念推動公司與客戶共同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公司與多位頭部面板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深度參與客戶新產品開發過程,提供從材料選型到工藝優化的全周期支持。這種"嵌入式協同"的合作模式,使公司產品與客戶生產線深度綁定,形成穩定延續的合作關系。
紫外固化材料:技術領先破局出口限制,拓展高附加值應用
在多元化產品矩陣中,飛凱材料的周期應對策略清晰可見。公司起家于光纖光纜涂料業務,是國內首家實現該類產品國產化的企業,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目前仍處于優勢地位,是公司重要的營業收入來源。此外,飛凱材料積極拓展汽車內外飾涂料領域,憑借成熟的涂布和固化技術,為汽車輕量化、個性化和高附加值產品提供可靠材料支持。
在紫外固化材料領域,飛凱材料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同時將研發能力延伸至相關前沿化學品原材料。其自主開發的新一代TMO光引發劑,憑借自主知識產權和優異性能,已在國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授權,并以領頭注冊人身份獲得歐盟REACH注冊認證,可銷往對化學品管制極為嚴格的歐洲地區。
在傳統光引發劑TPO因存在生殖毒性在2023年6月被歐盟列入高度關注物質候選清單,極大限制相關產品出口的情況下,飛凱材料TMO的出現或有望為公司開辟新的增長空間。目前TMO產品已呈現出供不應求態勢,公司已經在做一些投資的布局,會加大產能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要。
在三大事業部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基礎上,飛凱材料的多產品矩陣協同優勢也日益顯現,為公司穿越行業周期提供了堅實支撐。公司2025年推出的高導熱環氧塑封料,熱導率較傳統產品大幅提升,助力解決5G設備散熱難題;半導體剝離液作為芯片制造的清潔大師,能實現制程殘留物的高效去除。這些產品與光刻膠、液晶材料形成互補,使公司在半導體、顯示、通信等多領域形成協同優勢。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2025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將達747億美元,增速超16%,飛凱材料通過多產品線布局,充分享受行業增長紅利。
核心競爭優勢不斷強化:高研發投入與開放文化筑牢技術壁壘
飛凱材料的核心競爭力源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占比始終保持在6%-7%。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超9000萬元,近600人的研發團隊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超50%,這樣的投入強度在材料行業并不常見。公司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配備了先進的研發設施,能夠同時開展從新材料創制到試生產的全鏈條創新研究。2025半年度財報顯示,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6.21%,持續的高投入為技術突破提供了堅實基礎。
除了研發上的高投入,飛凱材料的企業文化也是公司競爭優勢的關鍵支撐。公司鼓勵開放的企業文化,員工在這里可以自由發揮,心情愉快地工作和學習,大家都非常認可這種輕松、自由的氛圍。
正是研發實力和企業文化的雙重支撐,使公司在專利布局上持續取得突破。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及子公司累計獲得專利758項,其中境外專利202項。
未來規劃:內外兼修,邁向全球高科技材料供應商
在國家雙循環戰略引導下,公司一方面深化國內產業鏈合作,加入龍頭企業牽頭的產業聯盟,構建自主可控的國內供應鏈;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推動國產材料走向全球。這種內外兼修的市場策略,將使公司充分受益于全球高科技制造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新興投資機遇。
"為中國高科技制造提供優質材料",是飛凱材料過去20余年的核心戰略;而面向未來20年,公司不僅要繼續服務中國高科技制造,更要布局全球,為全世界的高科技制造提供優質材料。

美通社報道
- 2025-09-29
- 2025-09-29
- 2025-09-29
- 2025-09-29
- 2025-09-29
- 2025-09-29
- 2025-09-29
- 2025-09-29
- 2025-09-28
-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