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廢家電去向成謎,這家企業砍掉中間商,全程一機一碼
小熊在線 新聞稿 | 2025年07月14日
報廢家電去向成謎,這家企業砍掉中間商,全程一機一碼 ......
“用戶家淘汰的舊家電越來越多,但交給正規企業拆解、處理的數量卻不見大幅增多。”在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我國家電回收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據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廢舊家電回收量同比增長14.83%,今年預計將突破2億臺。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2023年,全國廢舊家電回收總量達450萬噸,從總體來看,實現環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僅為20%左右。

那么,大量廢舊家電去了哪里?回收鏈條的斷裂與回收信息不透明是重要原因之一。用戶家的廢舊家電在經過小商販和零散回收點的層層交接中,最終“去向成謎”,未能流入正規拆解渠道。這不僅造成正規環保企業“無米下鍋”,也推高了回收成本,更滋生了非法拆解和資源浪費的風險。
如何破解這個“信息黑洞”,已經成為行業面臨的共同課題。家電行業的頭部企業通過信息透明化、渠道復用、閉環管理等手段,已經展開了一系列的針對性探索。比如,海爾以海鯨回收平臺構建起國內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廢舊家電回收數智化生態網絡,美的以“美云銷”平臺為核心打通線上預約與線下門店的回收鏈路,海信也建設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廢舊家電回收正從零散作業轉向體系化、數字化新階段。

但在這個過程中,回收的家電還是要經過層層轉交,才能進入專業的拆解機構。日前,海爾再循環產業圍繞如何打通舊家電回收端和拆解端,探索解決這一難題。其在青島建成的標準化家電回收分揀中心,能砍掉中間商,每臺舊家電從哪收的、經過哪里周轉、送哪去,一機一碼,全程可視。
通過數字化整合,這些頭部企業的探索為照亮家電回收的“信息黑洞”投射了曙光。在國家加速推行“家電生產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的當下,這些舉措又能否解決當前困境,我們拭目以待。
標簽:海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