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巨頭盯上了廢舊家電,海爾已經做了3年,實現全鏈路打通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消費市場。一組數據觸目驚心:2023年,我國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的保有量已突破30億臺,年淘汰量超1億臺,但僅20%通過正規渠道環保處理,這意味著有數千萬臺廢舊家電正流入灰色產業鏈,成為環境隱患。
當下,國家正通過一系列政策積極應對。7月21日消息,《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國家標準將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通過明確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與再生利用技術要求,著力構建完善的產品全鏈條管理體系。此前在2024年1月和4月,國家相關部門先后發布《關于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通知》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不僅推動更多企業參與家電回收目標責任制,還進一步明確,力爭到2025年,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

政策層面的加碼讓行業開始關注并行動起來,不少家電企業加速布局循環產業。其中,海爾智家的實踐頗具代表性。其在領先行業3年布局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再循環產業鏈,打通了廢舊家電循環全鏈路。
早在2022年,海爾智家便建成并投產全球首個家電再循環互聯工廠。以家電回收為切入點,向拆解、再生、再利用領域延伸。今年7月,海爾智家啟用青島首家標準化家電回收分揀中心,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流程,在行業內首次真正構建并打通覆蓋“收、運、拆、用”全環節的家電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閉環。

在持續布局的過程中,海爾智家以數字化為核心驅動力,對再循環全產業鏈進行系統性重塑。在回收端,其通過“五網融合”模式,打通自建物流與門店回收,廢舊家電一機一碼,從回收、運輸流轉到入庫登記的全流程數據均實時上傳、可查可溯,解決了傳統回收中信息斷層、流向模糊的問題。回收來的廢舊家電經分揀中心標準化分揀后,被直接送往再循環工廠進行環保拆解,而再生的循環新材料純度達99.9%,堪比原生料,已應用于汽車、日化等領域開啟下一輪循環。
政策的導向與企業的實踐形成合力,廢舊家電正從“環境負擔”轉化為“資源寶藏”,為家電行業的綠色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